IPO观察丨困于门店扩张的KK集团,还能讲好增长故事吗?

KK集团发起了其IPO之路上的第三次冲击。

近日,KK集团更新了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上市进程,此前两次上市搁置后终于有了新动向。从更新内容来看,KK集团招股书披露了公司截至2023年一季度的最新业绩,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46亿元,同比增加47.85%;集团经营利润1.31亿元,经营利润率为9.1%,给市场传递了利好信号。

而从招股书募资用途来看,KK集团仍然决心在门店扩张上发力,进一步提高其市场渗透率。不可否认,门店扩张是大多数零售企业抢占市场的必备动作,但此前KK集团加强门店拓展带来的经营压力显而易见,并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其上市之路。而在“喘息”过后,KK集团继续推进门店布局,又该如何讲好增长故事?


【资料图】

KK集团的潮流零售生意,成也门店、败也门店?

成立于2015年的KK集团在Z世代崛起及新消费理念席卷之下成长,时代红利无疑给KK集团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而其也踩中了一条颇具前景的赛道。

数据显示,我国潮流零售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已由2017年的1510亿元增至2021年的25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3.8%,预计2026年将达到5403亿元。如此广阔的行业增长空间造就了名创优品、泡泡玛特、KK集团等众多潮流零售企业。

其中,KK集团主要凭借打造品牌矩阵、高速扩张线下门店网络等策略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据了解,目前KK集团旗下拥有KKV、THE COLORIST、X11、KK馆四大零售品牌,且在我国31个省的190多个城市以及印度尼西亚的22个城市,拥有超过696家门店。基于此,以GMV计,KK集团成为2022年我国三大生活方式消费品潮流零售商之一,在业内也逐渐追赶上头部企业步伐,进入领先行列。

另外,线下门店网络布局,也为KK集团的营收增长护航。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KK集团营收分别为16.46亿元、35.24亿元、35.51亿元。不过,从数据来看,近年来规模扩张的支撑效果似乎逐渐减弱,这与行业背景密切相关。2022年,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累计下降0.4%。由此可见,行业景气下行趋势下,KK集团能凭规模优势实现营收正增长也难能可贵。

但KK集团发展中更引人担忧的是其盈利问题,即规模庞大的门店运营,导致较大的经营负担。招股书显示,KK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主要与门店投资相关,2020-2022年,这项开支分别占总收入的24%、31.1%、37%;三年来KK集团累计亏损超过70亿元。

而站在行业视角来看,其他潮流零售企业的增长路径其实与KK集团类似,但并没有如此显著的盈利压力。比如名创优品,截至2023财年Q2,名创优品门店数量为5440家,较2021年同期增长了395家,环比增长144家。线下规模持续扩大未拉低企业利润水平,2023财年Q2,名创优品经调整后净利润为3.7亿元,同比大增82.1%;经营利润为4.5亿元,同比增长75.2%。

整体来看,同处消费新零售行业,KK集团和名创优品有着截然不同的盈利表现,这是为何?

问题的根源可能还是需回归到门店拓展模式上。对比来看,名创优品主要依靠第三方加盟拓展门店,呈现“轻资产”特点,而KK集团主打大店直营模式,以沉浸式购物体验、新潮创意的空间布局、符合Z世代口味的选品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但与此同时,更“重”的经营模式使KK集团难逃亏损。且大店运营易造成高坪效、高库存,对于加盟商而言,也意味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减少资金占用实现品牌扩张的加盟模式,在KK集团这里受到阻力。

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3月31号,KK集团旗下门店分别为556家、721家、707家、690家。其中,自有门店分别为132家、364家、593家、595家;加盟店则大幅减少,分别为424家、357家、114家、95家。

在门店经营模式转型失利的情况下,KK集团或许能采取提高价格、减缓规模拓展步伐等更直接的手段,以扩大利润空间、控制成本。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可行性难以把握。

首先,从定价水平来看,名创优品主打低价及下沉市场策略,在初期便赢得了一众忠诚消费者,而具有“网红”气质且深耕一二线城市市场的KKV等KK集团旗下品牌产品性价比优势并不突出,若贸然提价,可能只会离消费者越来越远。而在放缓门店拓展节奏方面,相关成效已在2023年一季度得到验证,今年一季度,KK集团只新开了4家门店,关闭的门店则达22家,由此实现调整净利润0.86亿元,扭亏为盈。

然而,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入局者越来越多,尤其在名创优品“百国千亿万店”这样的口号声势下,KK集团扩大规模的迫切性愈发显著。招股书披露,KK集团不仅计划2023年新开设250-300家门店,也计划在2024、2025年均开设250家门店,且大部分为自有门店,未来的发展压力已然浮现。

总体而言,KK集团始终面临门店拓展加大经营负担和固有盈利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从企业自身来看,这一矛盾的产生,可能还是在于其缺乏竞争壁垒,只能先从规模入手塑造消费者认知。基于此,将发展目光放长远,KK集团若想取得真正的增长,就“如何构筑护城河,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想要讲好增长故事,构筑护城河是关键?

对于KK集团而言,想要讲好未来的增长故事并不容易。

可以看到,其坚持门店扩张、大店经营的背后,一方面是因为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在产品方面并无高竞争壁垒,相比名创优品等品牌在积极打造自有IP,KK集团目前拥有的大多是“网红”商品、第三方品牌商品等,缺乏产品创新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KK集团营收占比中有近90%的收入来源于第三方品牌商品,自有品牌商品的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13%降至11.2%。

但是,自有品牌商品毛利率高出第三方产品不少,数据显示,2022年KK集团自有品牌产品毛利率为52.3%,第三方品牌毛利率仅为36.8%。由此可见,KK集团盈利能力难以提升,也与其产品结构有较大关联。

另一方面,集合店模式存在的一大弊端就是易复制、可取代性强。近年来,市场已涌现了健康星球、H.E.A.T喜燃、木星予糖、HAYDON黑洞等新锐集合店,大多带着“网红打卡”“沉浸式场景”等相似标签。这种情况下,缺乏产品竞争壁垒,KK集团或将面临巨大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潮流零售这门生意也面临更加突出的市场变化。目标消费群体Z世代本身追求潮流,其兴趣与爱好瞬息万变,若品牌不紧跟趋势变化,在激烈的抢占消费者心智竞争中,将很难形成竞争力。

那么,面对未知的未来,KK集团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形成护城河?

其实,纵观潮流零售行业能够斩获资本与消费者青睐的品牌,大多都有自己的“硬功夫”,例如,名创优品从渠道品牌迈向产品品牌,离不开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持续推进IP研发、联名等动作。泡泡玛特在IP造血能力上更加具有发言权,以MOLLY为首的7大IP在2022年均实现收入破亿,撑起了公司大半江山。

对于KK集团而言,要打开未来的增长路径、解决目前面临的难题,还是需减少依赖第三方产品,加强自我IP打造和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力,以提升盈利的可持续性。

从KK集团目前的发展计划来看,除了继续加速门店扩张外,其也计划持续优化物流及供应链,提高系统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在IP开发上,虽然无明确计划披露,但从KK集团此前与模言工社联手打造IP生态链等举措来看,KK集团未来的产品创新或许能给市场带来新的惊喜。

不过,随着潮流零售行业二八效应愈发明显,头部品牌掌握越来越多的资源,KK集团构筑护城河的步伐也需加快,才有望摆脱成长困境,并在引导消费潮流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海伦

来源:港股研究社

关键词:

    为你推荐

    IPO观察丨困于门店扩张的KK集团,还能讲好增长故事吗?

    KK集团发起了其IPO之路上的第三次冲击。近日,KK集团更新了招股书,继

    来源:港股研究社 23-08-09

    《关于贯彻促发展惠民生要求落实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若干措施的通知》(全文)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促发展惠民生要求落实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

    来源:湖南日报 23-08-09

    不止5折,湖北省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再添新政策

    不止5折,湖北省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再添新政策---并向司乘分享高速公路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3-08-09

    三星Galaxy Tab A9真机测试照片曝光:保留3.5mm耳机孔

    近日,三星GalaxyTabA9平板在通过Wi-Fi联盟和FCC认证后,再次曝光了真

    来源:中关村在线 23-08-09

    风管机中的“性能小钢炮” 海信知风中央空调重磅上市

    家,是安憩之地,是归心之所。在理想空间的塑造中,空气已然成为高质生

    来源:砍柴网 23-08-09
    返回顶部